{{sellerTotalView > 1 ? __("sellers", {number: sellerTotalView}) : __("seller", {number: sellerTotalView}) }}, {{numTotalView > 1 ? __("items", {number: numTotalView}) : __("item", {number: numTotalView}) }}
免運費
Yami

Nickname

請告訴我們怎麼更好地稱呼你

更新你的名字
賬戶 訂單 收藏
{{ inviteNavTitle }}
退出登入

切換配送區域

不同區域的庫存和配送時效可能存在差異。

歷史郵編

{{email ? __('Got it!') : __('Restock Alert')}}

我們將在商品到貨後第一時間通知你。

取消
Yami

京東圖書

大数据丛书:数据可视化

{{buttonTypePin == 3 ? __("Scan to view more PinGo") : __("Scan to start")}}

大数据丛书:数据可视化

{{__(":people-members", {'people': item.limit_people_count})}} {{ itemCurrency }}{{ item.valid_price }} {{ itemCurrency }}{{ item.invalid_price }} {{ itemDiscount }}
後結束
{{ itemCurrency }}{{ item.valid_price }}
{{ itemCurrency }}{{ priceFormat(item.valid_price / item.bundle_specification) }}/{{ item.unit }}
{{ itemDiscount }}
{{ itemCurrency }}{{ item.valid_price }} {{ itemCurrency }}{{ priceFormat(item.valid_price / item.bundle_specification) }}/{{ item.unit }} {{ itemCurrency }}{{ item.invalid_price }} {{itemDiscount}}
{{ itemCurrency }}{{ item.valid_price }}
後結束促銷
後開始秒殺 後結束秒殺
{{ getSeckillDesc(item.seckill_data) }}
{{ __( "Pay with Gift Card to get sale price: :itemCurrency:price", { 'itemCurrency' : itemCurrency, 'price' : (item.giftcard_price ? priceFormat(item.giftcard_price) : '0.00') } ) }} ({{ itemCurrency }}{{ priceFormat(item.giftcard_price / item.bundle_specification) }}/{{ item.unit }}) 詳情
商品有效期

已下架

我們不知道該商品何時或是否會重新有庫存。

當前地址無法配送
已售完

商品描述

展開全部描述
Editer Recommend

面对庞杂的大数据,可视化提供了良好的解读角度与方法,是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利器。

本书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可视化的历史,理论,工具与应用案例,旁征博引,图文并茂,内容翔实丰富,专业严谨,是了解可视化知识的不二之选,也特别值得相关从业人员作为案头参考书备存。

本书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大数据丛书”,并获得该领域著名学术带头人之一马匡六教授,石教英教授的专序推荐。

本书同时配备了在线资料提供与更新服务,读者可以随时与作者互动,深入探讨。


Content Description

《大数据丛书:数据可视化》共有16章,分为4篇。基础篇,阐述数据可视化的基础理论和概念,从人的感知和认知出发,介绍数据模型和可视化基础;时空数据篇,介绍带有空间坐标或时间信息的数据的可视化方法,此类数据通过设备在真实物理空间中采集得到或由科学计算模拟产生;非时空数据篇,描述非结构化和非几何的抽象数据的可视化,这些数据既存在于真实物理空间,又是社会空间和网络信息空间的基本表达形式;用户篇,介绍面向各类数据的可视化在实际应用中共同需要的方法、技术和工具,例如交互和可视化评测方法,以及在具体领域的可视化和应用系统。

Author Description

陈为,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已主持国家973项目子课题、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等10余项。2012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4年起与耿卫东教授开设“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课程,编著的课程教材被国内外10余所高校采用,并在大中华地区出版繁体字版本。2010年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2年教材入选十二五国家教材规划。2011年起,开设本科生课程“数据可视化”。研究兴趣包括可视化和可视分析。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担任期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编委,多次担任国际著名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IEEE Visualization,EuroVis, EuroGraphics,Pacific Graphics,CGI,Pacific Vis等),担任IEEE Pacific Visualization 2011和2012分论坛主席、VINCI国际会议大会主席(2010,2012)IEEE Pacific Visualization 2013大会论文主席。 沈则潜,博士,美国eBay研究院资深科学家。1997年至2001年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2002年至2004年在美国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至2009年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师从IEEE Fellow马匡六教授,获信息可视化方向博士学位。2008年7月进入eBay研究院工作,从事海量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研发工作。研究兴趣包括信息可视化和可视分析,特别是大数据可视化、用户行为分析和社交网络的可视分析。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多篇,包括IEEE TVCG,IEEE VisWeek,EuroVis等。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的评审工作。 陶煜波,博士,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于2003年、2009年分别获得浙江大学学士、博士学位。之后在浙江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0年至2012年在英国贝德福德大学作为博士后从事生物医学可视化研究,2012年9月进入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研究兴趣包括电磁计算、科学计算可视化和可视分析。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多篇,包括IEEE TVCG,IEEE TIM,IEEE TAP等。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的评审工作。
Comments

Visualization, as a discipline in computer science, is a rather young field of study. The field has made many advances over the past 25 years through tremendous basic and application-driven research efforts, and also successfully transferred some of these advances into products and services for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s. Visualization as a problem-solv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tool has become even more important as we enter the Big Data era. Its applications grow from scientific computing, engineering design, biomedicine, cyber security, and intelligence, to social science, transportation studies, and commerce. Visualization will be considered a basic skill, and will likely become part of the standard curriculum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re is clearly a fast-growing interest in visualization as a discipline, a technology, or a practice. Over the years, I have been asked by many to suggest readings in visualization.So far, no book has ever managed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field,since even the good ones focus on a subarea of visualization, typically reflecting the author’s research endeavors. A visualization textbook is definitely needed. I know a few other book projects are underway, but this book is by far the most comprehensive one I have seen. It provides a fairly complete introduction to essential topics in visualization,as well as information on where the field is today, effectively serving the needs of both practition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 As the field evolves rapidly to cope with demands from new applications and exploiting Big Data, I believe the authors will update the content regularly to reflect the latest and greatest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which will make this book a lasting, valuable resource.


While visualization has become an active area of study and pract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visualizati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Asia would benefit from increased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Thus,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textbook is timely. I praise the dedicated effort of Professor Wei Chen and his co-authors in creating this book, which will help accelerate visualization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China and other Chinese-speaking countries. I hope to see this book translated into other languages. It will then becom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in the field of visualization. I found the book very informative and easy to read. I believe you will enjoy reading it.


Kwan-Liu Ma


Davis, CA


September 20, 2013

Catalogue

基础篇
第1章 数据可视化简介
1.1 可视化释义
1.2 可视化简史
1.3 数据可视化详解
1.3.1 数据科学的发展
1.3.2 数据可视化的意义
1.3.3 数据可视化分类
1.3.4 数据可视化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关系
1.4 数据可视化研究挑战
参考文献
第2章 视觉感知与认知
2.1 视觉感知和认知
2.1.1 视觉感知和认知的定义
2.1.2 视觉感知处理过程
2.1.3 格式塔理论
2.2 颜色
2.2.1 颜色刺激理论
2.2.2 色彩空间
2.3 视觉编码原则
2.3.1 相对性和绝对性
2.3.2 标记和视觉通道
2.3.3 视觉通道的概念
2.3.4 视觉通道的特性
参考文献
第3章 数据
3.1 数据释义
3.1.1 数据基础
3.1.2 数据科学及过程
3.2 数据获取和预处理
3.2.1 数据获取
3.2.2 数据预处理
3.3 数据组织与管理
3.3.1 数据清洗与精简
3.3.2 数据整合与集成
3.3.3 数据库
3.3.4 数据仓库
3.4 数据分析与挖掘
3.4.1 探索式数据分析
3.4.2 联机分析处理
3.4.3 数据挖掘
3.5 数据工作流
3.6 数据科学的挑战
参考文献
第4章 数据可视化基础
4.1 数据可视化基本框架
4.1.1 数据可视化流程
4.1.2 数据可视化设计
4.2 可视化中的数据
4.2.1 数据认知
4.2.2 数据类型
4.3 可视化的基本图表
4.3.1 原始数据绘图
4.3.2 简单统计值标绘
4.3.3 多视图协调关联
4.4 可视化设计原则
4.4.1 数据到可视化的直观映射
4.4.2 视图选择与交互设计
4.4.3 信息密度--数据的筛选
4.4.4 美学因素
4.4.5 动画与过渡
4.4.6 可视化隐喻
4.4.7 颜色与透明度
4.5 可视化理论发展
4.5.1 图形符号学
4.5.2 关系数据的图形表示
4.5.3 图形语法
4.5.4 基于数据类型的研究
4.5.5 基于数据状态模型的研究
4.5.6 多维关系数据库可视化分析系统
参考文献
时空数据篇
第5章 空间标量场可视化
5.1 一维标量场可视化
5.2 二维标量场可视化
5.2.1 颜色映射
5.2.2 等值线提取
5.2.3 高度图
5.3 三维标量场数据可视化
5.3.1 空间数据表达
5.3.2 空间数据特征计算
5.3.3 间接体绘制
5.3.4 规则三维标量场的直接体可视化
5.3.5 不规则体数据的体可视化
参考文献
第6章 地理信息可视化
6.1 地图投影
6.1.1 墨卡托投影
6.1.2 亚尔勃斯投影
6.1.3 方位角投影
6.2 点数据的可视化
6.3 线数据的可视化
6.4 区域数据的可视化
6.4.1 Choropleth 地图
6.4.2 Cartogram
6.4.3 规则形状地图
6.4.4 多元关系地图
6.5 地理信息可视化的应用
6.5.1 地球与生存环境
6.5.2 城市与日常生活
6.5.3 地理时空数据
6.5.4 复杂地理数据的可视分析
6.6 地理信息可视化的其他挑战
6.6.1 地图标注
6.6.2 地图综合
6.6.3 在线地图
参考文献
第7章 大规模多变量空间数据场可视化
7.1 大规模空间标量场数据的实时体可视化
7.1.1 大规模空间标量场数据的单机绘制
7.1.2 大规模空间标量场数据的并行绘制
7.1.3 时变空间标量场数据加速绘制方法
7.2 时变异构空间数据场的特征追踪与可视化
7.2.1 时变空间标量场数据的特征提取
7.2.2 异构数据的特征融合
7.2.3 时变空间标量场数据的特征追踪
7.3 空间向量场数据可视化
7.3.1 图标法
7.3.2 几何法
7.3.3 纹理法
7.3.4 拓扑法
7.4 空间张量场数据可视化
7.4.1 张量场的数学描述
7.4.2 基于几何的方法
7.4.3 基于纹理的方法
7.4.4 基于拓扑的方法
7.4.5 高阶张量场可视化
7.5 多变量空间数据场可视化
7.5.1 多变量空间数据场的数据分析与表达
7.5.2 多变量空间数据场的可视化与交互
参考文献
第8章 时变数据可视化
8.1 时间属性的可视化
8.1.1 线性和周期时间可视化
8.1.2 日历时间可视化
8.1.3 分支和多角度时间可视化
8.1.4 时间属性的动态可视化
8.2 多变量时变型数据可视化
8.2.1 基于线表示的可视化
8.2.2 基于图结构的可视化
8.2.3 时间序列数据的可视化交互
8.3 流数据可视化
8.3.1 流数据可视化模型
8.3.2 流数据处理技术
8.3.3 流数据可视化案例
8.3.4 并行流计算框架
参考文献
非时空数据篇
第9章 层次和网络数据可视化
9.1 层次数据
9.1.1 层次数据的可视化
9.1.2 节点- 链接法
9.1.3 空间填充法
9.1.4 其他方法
9.2 网络数据
9.2.1 网络和图
9.2.2 网络数据可视化
9.2.3 网络数据的地图隐喻可视化
9.2.4 超图及其可视化
9.2.5 动态网络数据可视化
9.2.6 图可视化的视觉效果
9.2.7 图可视化中的交互
9.2.8 网络数据可视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第10章 文本和文档可视化
10.1 文本可视化释义
10.1.1 文本信息的层级
10.1.2 文本可视化的研究内容
10.1.3 文本可视化流程
10.2 文本信息分析基础
10.2.1 分词技术和词干提取
10.2.2 向量空间模型
10.2.3 主题抽取
10.3 文本内容可视化
10.3.1 基于关键词的文本内容可视化
10.3.2 时序性的文本内容可视化
10.3.3 文本特征的分布模式可视化
10.3.4 情感分析可视化
10.3.5 文档信息检索可视化
10.3.6 软件可视化
10.4 文本关系可视化
10.4.1 基于图的文本关系可视化
10.4.2 文档集合关系可视化
10.5 文本多层面信息的可视表达
10.6 总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 跨媒体数据可视化
11.1 图像
11.1.1 图像网格
11.1.2 时空采样
11.1.3 基于相似性的图像集可视化
11.1.4 基于海塞图的社交图像可视化
11.2 视频
11.2.1 视频概要可视化
11.2.2 视频立方
11.2.3 视频可视摘要
11.3 声音与音乐
11.3.1 声乐波形可视化
11.3.2 声乐结构的可视化
11.4 超媒体
11.4.1 微博可视化
11.4.2 社交网络可视化
11.4.3 数字生活可视化
参考文献
第12章 复杂高维多元数据的可视化
12.1 高维多元数据
12.1.1 空间映射法
12.1.2 图标法
12.1.3 基于像素图的方法
12.2 非结构化与异构数据的可视化
12.2.1 非结构化数据
12.2.2 异构数据
12.3 大尺度数据的可视化
12.3.1 基于并行的大尺度数据高分辨率可视化
12.3.2 大尺度数据的分而治之可视化与分析
12.4 数据不确定性的可视化
12.4.1 不确定性的基本定义
12.4.2 不确定性的来源
12.4.3 不确定性的可视化方法
参考文献
用户篇
第13章 可视化中的交互
13.1 交互准则
13.1.1 交互延时
13.1.2 交互成本
13.1.3 交互场景变化
13.2 交互分类
13.2.1 按低阶交互操作分类
13.2.2 按交互操作符与空间分类
13.2.3 按交互任务分类
13.3 交互技术
13.3.1 选择
13.3.2 导航
13.3.3 重配
13.3.4 编码

Introduction

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为教授来电话,请我为他的新作《数据可视化》作序。陈为教授是我的老同事,也是我们实验室可视化方向的带头人。现在他有新作出版,请我作序是对我的尊重,我哪有不懂之理。然而我犹豫了。我坦率地告诉他,我怕完不成任务,因为我已退休多年,不再跟踪学科前沿多年。陈为说,他把书稿链接发给我,请我浏览以后再作定夺。我在浏览了《数据可视化》的内容简介、前言、目录和第1章后,深感全书内容十分丰富,架构严谨,是我国学界和业界急需的一本好书。陈教授在信里还写道:“可否请您从可视化在中国的发展历史、现状、未来为这本书写一个序言,作为对我们的鼓励。”读信后,我感到我写不出现状和未来,写点我经历过的事情,以及谈点作为过来人的体会和建议还是可以的,同时我感到作为可视化领域的一名老兵面对《数据可视化》这样一本可视化新作、好书,又有爱不释手和责无旁贷之感,当即决定试试。

“可视化”或它的全称“科学计算可视化”(VisualizationinScientificComputing,缩写为ViSC)一词是在1987年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开的“科学计算可视化研讨会”内容撰写的一份报告中正式提出的。在短短20余年历史中,科学计算可视化发展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新的研究分支不断涌现,如出现了用以表示海量数据不同类型及其逻辑关系的信息可视化技术,以及将可视化与分析相结合的可视分析学研究方向。现在又有了把“科学计算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和“可视分析学”这三个分支整合在一起的新学科“数据可视化”。这是可视化研究领域的新起点,必将进一步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应用水平。可以预期,这波数据可视化研究新浪潮必将推动可视化学科研究和应用向更宽、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事实上,这既是学界和业界的责任,也是广大用户的期待,因为现有的可视化技术还远远满足不了用户的期望。我举一个亲身体验来说明我的这个论断。去年8月我的小孙女出生,面对可爱的小脸,脑海里不由得回忆起3个月前看到儿子发来的那张胎儿超声波三维影像时留下的印象:紧闭的双目,高额头和大鼻子。今天小天使虽然依然双目紧闭,依然是高额头,但鼻子一点也不大,反而显得小巧、可爱,加上时张时合的小嘴,这张真实的小脸与那张高科技三维图像相比不知要漂亮多少倍。这个事实说明,今天的超声波三维成像技术离用户期望水平还相去甚远。我们全家在感谢今天科技进步让我们提前3个月看到了小孙女的真容的同时,也期望科学家们早日提供逼真的胎儿三维影像。

应该说,我们国家可视化方向的研究工作起步还是比较早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科学计算可视化列为“八五”重点资助项目,国家科委也将其列为基础研究专门项目给予资助。国内一批图形学研究中心,如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中科院CAD开放实验室和中科院软件所等单位在20世纪90年代初相继开展了可视化方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我们这一代人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信息闭塞,很多信息都是从国际学术交流中取得的。例如,我是在1991年3月至7月在德国Encarnacao教授领导的弗朗霍夫图形学研究所(FhG-IGD)作访问研究,在MartinGoebel博士领导的可视化研究室工作时接触科学计算可视化研究方向的。我有幸与研究室内一批年轻博士一起工作4个月为我奠定了从事可视化学科的基础。回国后我在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力倡导,并组织年轻教师和博士生开展可视化方向的研究工作,很快出现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影响并推动了可视化研究方向在国内普及。基于可视化方向的广泛应用背景,我们从1993年9月起在浙江大学为全校理工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科学计算可视化”全校性选修课。1995年4月23日至27日由我们实验室牵头举办了虚拟现实与科学计算可视化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WorkshoponVR-ViSC)。同时为国内青年学者和学生举办同名高级研讨班,请出席国际研讨会的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国内高级研讨班学员作报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应是我国第一次举办VR-ViSC专题国际研讨会和同名国内高级研讨班,让国外学者有机会了解我国学者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也让国内学者和学生有机会接触世界一流学者。我想借此机会向Encarnacao教授表示我们最诚挚的谢意,是他帮助我们解决了国外学者来华的费用。欧洲学者费用是他出面向欧盟申请的,北美加拿大和美国学者来华费用也是Encarnacao教授出面通过他的老朋友LarryL.Rosenblum教授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申请的。Larry是美国海军研究生院教授,曾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计算机学部主任。直到2006年4月16日我的一批国外老朋友应邀参加我的70岁生日庆祝大会,几位老朋友到我的新居做客,其中就有Larry,这是他第一次访问中国。我如此冗长地介绍1995年研讨会和一批国外老朋友无非是想强调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以及强调国外一流学者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1996年9月由石教英、蔡文立等编著的《科学计算可视化算法与系统》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应是我国学者编著的第一本可视化教材,曾在国内高校应用多年,遗憾的是至今没有更新再版。计算机类教科书哪有十几年不更新的,早该淘汰了。

我除了欣赏《数据可视化》一书内容翔实、架构严谨、图表精美外,我更欣赏和看重的是本书前言里列出的执笔者,也就是作者名单。这张名单清晰地表明各个章节的作者姓名。我欣赏的就是这种既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又明确文责自负的做法。我一直认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是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罪魁祸首!我欣赏陈为教授严谨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实践。保护知识产权从我们每个科技工作者做起当然是应该的,但我更希望我国各级?科技主管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影响问题,也希望各级行政执法主管严格执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更希望中央媒体能像报道全国道德模范一样报道一批因知识产权而致富的知识分子实例。我想一旦知识产权可以致富意识深入人心,榜样的力量就将是无穷的。

最后请容许我再向青年学者说几句心里话。你们从事的可视化研究领域属应用基础研究范畴,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因此希望你们重视应用研究,做有用的研究,多与产业界联系;不要随波逐流跟着考核指挥棒走,一味追逐论文数、奖项数和科研经费数;学术评价标准是影响力,而不是这个数那个数,分学术影响力和产业影响力两类:学术影响力看的是发表的学术论文级别,真正有影响力的论文只有顶级论文,能产出顶级论文的只有少数人,且只能在其创造力旺盛的有限岁月才有可能发表顶级学术论文;产业影响力是看你的成果在产业界的应用效果,所有有真才实学的人都能有所贡献,且可能是终生都会有所贡献。你可能会说没有论文,拿不到博士学位,升不了职称,没有科研经费无法带研究生,等等。是的,这里就有个度以及你的看法问题,这就是先贤王阳明先生说的“良知”(我们对事物的最初反应,也是我们本性的表现);王阳明还提出“致良知”说,就是指我们应该遵从自己的良知而行,即将良知付诸实践。因此,这是一个复杂而又现实的问题,我前面说了“不要随波逐流”,现在又说要“致良知”,即要按自己想清楚的去做,一句话就是:要独立思考,不要随大流。

东拉西扯地写了一大堆,请陈教授谅解,也请诸位读者谅解。

石教英

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3年9月11日

数据的采集、提取和理解是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数据可视化为人类洞察数据的内涵、理解数据蕴藏的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随着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的分析、挖掘与可视化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面对当前科学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可视分析研究和应用的新形势,需要发展新的复杂数据的处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并围绕实际科学和社会问题的求解设计高效的人机交互界面。目前,国内急需面向信息时代中各类数据特性和应用领域介绍数据可视化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工具书。

本书从研究者的视角,介绍了数据可视化的定义、方法、功效和实用软件,可作为初学者入门的向导,是有关科研和教育人员从事可视化研究和开发的一本实用的参考书。全书共有16章,分为4篇:基础篇、时空数据篇、非时空数据篇和用户篇。

基础篇(第1~4章)阐述数据可视化的基础理论和概念,从人的感知和认知出发,介绍数据模型和可视化基础。第1章阐述可视化的定义、作用和发展历史,给出数据可视化的现代意义和分类。第2章详细介绍视觉感知和认知的基本原理、颜色模型和可视化编码原则。第3章介绍数据模型、数据定义、数据组织与管理、数据分析与挖掘等基本概念。第4章阐述数据可视化基础,包括可视化流程、图形符号、视觉变量和评估方法等内容。根据数据的时空特性,数据可分为时空数据和非时空数据。

时空数据篇(第5~8章)介绍含有空间坐标或时间信息的数据的可视化方法,此类数据通过测量仪器在真实物理空间中采集或由科学计算模拟生成。空间数据可分为标量、向量和张量三大类。第5章介绍空间标量场数据可视化,主要涵盖一维、二维和三维空间的标量场数据。第6章介绍含有地理信息的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技术。第7章介绍大尺度或随时间变化的空间标量场数据的可视化解决方案和挑战,空间向量场和张量场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多变量空间数据场的可视化。第8章关注带有时间信息的数据可视化,包括时间属性可视化、多变量时变型数据可视化和流数据可视化。

非时空数据篇(第9~12章)描述非结构和非几何的抽象数据的可视化,这类数据既存在于真实物理空间,也存在于社会空间和网络信息空间。第9~12章分别介绍层次结构数据可视化、文本数据可视化、跨媒体数据可视化和复杂高维多元数据可视化。特别地,非时空数据具有高维、大尺度、异构、复杂等特点。第12章介绍最新的有关复杂高维多元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处理对象包括多变量非结构化数据、大规模数据、异构数据和不确定性数据等。

用户篇(第13~16章)介绍实际应用中各类数据可视化需采用的共性、技术和工具以及具体的应用系统。第13章介绍可视化中的交互方法,包括交互准则、交互分类和相关技术。第14章介绍可视化评测,阐述可视化评测的因素、方法、流程和具体实例。第15章介绍面向科学计算、生命医学、网络安全、商业智能和金融等领域的可视化技术。第16章介绍可视化系统,包括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开发工具和全球重要的可视化研究小组等信息。

本书作者

于2013年6月

規格參數

品牌 京東圖書
品牌屬地 China

免責聲明

產品價格、包裝、規格等資訊如有調整,恕不另行通知。我們盡量做到及時更新產品資訊,但請以收到實物為準。使用產品前,請始終閱讀產品隨附的標籤、警告及說明。

查看詳情
加入收藏
{{ $isZh ? coupon.coupon_name_sub : coupon.coupon_ename_sub | formatCurrency }}
{{__("Buy Directly")}} {{ itemCurrency }}{{ item.directly_price }}
數量
{{ quantity }}
{{ instockMsg }}
{{ limitText }}
{{buttonTypePin == 3 ? __("Scan to view more PinGo") : __("Scan to start")}}
由 JD@CHINA 銷售
送至
{{ __("Ship to United States only") }}
滿69免運費
正品保證

已加入購物車

繼續逛逛

為你推薦

{{ item.brand_name }}

{{ item.item_name }}

{{ item.currency }}{{ item.market_price }}

{{ item.currency }}{{ item.unit_price }}

{{ item.currency }}{{ item.unit_price }}

優惠券

{{ coupon.coupon_name_new | formatCurrency }}
領取 已領取 已領完
{{ getCouponDescStr(coupon) }}
{{ coupon.use_time_desc }}
即將過期: {{ formatTime(coupon.use_end_time) }}

分享給好友

取消

亞米禮卡專享價

使用禮卡支付即可獲得禮卡專享價

規則說明

禮卡專享價是部分商品擁有的特殊優惠價格;

購買禮卡專享價商品時,若在結算時使用電子禮卡抵扣支付,且禮卡餘額足夠支付訂單中所有禮卡專享價商品的專享價總和,則可以啟用禮卡專享價;

不使用禮卡支付,或禮卡餘額不滿足上一條所述要求時,將無法啟用禮卡專享價,按照普通售價計算,但您仍然可以購買這些商品;

在購買禮卡專享價商品時,若餘額不足,可以在購物車或結算頁中點擊“充值”按鈕對禮卡進行購買和充值;

商品若擁有禮卡專享價,會顯示“專享”的特殊價格標記;

如有疑問,請隨時聯繫客服;

禮卡專享價相關規則最終解釋權歸亞米所有。

由 亞米 銷售

服務保障

Yami 滿$49免運費
Yami 無憂退換
Yami 從美國出貨

配送資訊

  • 美國

    標準配送 $5.99(不含阿拉斯加,夏威夷),最終價滿$49免運費

    本地配送$5.99(加州,紐約州,新澤西,麻省和賓夕法尼亞,以上州部分地區);最終價滿$49免運費

    兩日達(含阿拉斯加夏威夷)運費19.99美元起

退換政策

亞米網希望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最優秀的售後服務,讓所有人都能放心在亞米購物。亞米自營商品在滿足退換貨條件的情況下,可在收到包裹的30天之內退換商品(食品因商品質量問題7天內可退換;為了確保每位客戶都能獲得安全和高質量的商品,對於美妝類產品,一經開封或使用即不提供退款或退貨服務,質量問題除外;其他特殊商品需聯繫客服諮詢)。
感謝您的理解和支持。

查看詳情

由 亞米 銷售

亞米電子禮品卡使用規則

若購買時選擇自動儲值,訂單完成後禮品卡將自動儲值至您的帳戶;

若購買時選擇發送郵件,訂單完成後系統將自動發送卡號和密碼到您填寫的郵箱;

寄送郵件時,任何使用者均可使用郵件中的卡號密碼進行禮卡儲值,請妥善保管郵件資訊。

如接收郵件遇到問題,請聯絡客服處理;

發送郵件時,若禮卡沒有被兌換,可以補發郵件。若已經被其他用戶兌換,無法補償;

亞米網電子禮卡可用於購買自營或第三方商品;

亞米網電子禮卡沒有有效期限限制,長期有效;

亞米網電子禮卡的金額,可分多次使用;

亞米網電子禮卡業務規則,最終解釋權歸亞米網所有。

退換政策

已消費的電子禮卡不支持退款。

JD@CHINA 銷售

服務保障

Yami 滿$49免運費
Yami 最優售後
Yami 美國本土出貨

配送資訊

  • 美國

    標準配送 $5.99(不含阿拉斯加,夏威夷),最終價滿$49免運費

    本地配送$5.99(加州,紐約州,新澤西,麻省和賓夕法尼亞,以上州部分地區);最終價滿$49免運費

    兩日達(含阿拉斯加夏威夷)運費19.99美元起

退換政策

提供30天內退還保障。產品需全新未使用原包裝內,並附有購買憑證。產品品質問題、或錯發漏發等,由商家造成的失誤,將進行補發,或退款處理。其它原因需退貨費用由客戶自行承擔。

由 JD@CHINA 銷售

服務保障

Yami 跨店滿$69免運費
Yami 30天退換保障

亞米-中國集運倉

由亞米從中國精選並集合各大優秀店舖的商品至亞米中國整合中心,合併包裹後將一次合包跨國郵寄至您的地址。跨店包郵門檻低至$69。您將在多商家集合提供的廣泛選購商品中選購商品,輕鬆享有跨店鋪包郵後的低郵資。

退換政策

提供30天內退換保障。產品需在全新未使用的原包裝內,並附有購買憑證。產品品質問題、錯發、或漏發等商家造成的失誤,將進行退款處理。其它原因造成的退換貨郵費客戶將需要自行承擔。由於所有商品均長途跋涉,偶有簡易外包壓磨等但不涉及內部品質問題者,不予退換。

配送資訊

亞米中國集運 Consolidated Shipping 運費$9.99(訂單滿$69 包郵)

下單後2個工作天中國商家出貨,所有包裹抵達亞米中國整合中心(除特別情況及中國境內個別法定假日外)會合併包裹後透過UPS發往美國。 UPS從中國出貨後到美國境內的平均時間為10個工作天左右,可隨時根據直發單號追蹤查詢。受疫情影響,目前物流可能延遲5天左右。包裹需要客人簽收。如未簽收,客人須承擔包裹遺失風險。

由 JD@CHINA 銷售

服務保障

滿69免運費
正品保證

配送資訊

Yami Consolidated Shipping 運費$9.99(訂單滿$69包郵)


Seller will ship the orders within 1-2 business days. The logistics time limit is expected to be 7-15 working days. In case of customs clearance, the delivery time will be extended by 3-7 days. The final receipt date is subject to the information of the postal company.

積分規則

不參加任何折扣活動以及亞米會員積分制度。

退換政策

提供30天內退還保障。產品需全新未使用原包裝內,並附有購買憑證。產品品質問題、或錯發漏發等,由商家造成的失誤,將進行補發,或退款處理。其它原因需退貨費用由客戶自行承擔。

Yami

下載亞米應用

返回頂部

為您推薦

品牌故事

京東圖書

为您推荐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評論{{'('+ commentList.posts_count + ')'}}

分享您的感受,幫助更多用戶做出選擇。

撰寫評論
{{ totalRating }} 撰寫評論
  • {{i}}星

    {{i}} 星

    {{ parseInt(commentRatingList[i]) }}%

Yami Yami
{{ comment.user_name }}

{{ showTranslate(comment) }}收起

{{ strLimit(comment,800) }}查看全部

Show Original

{{ comment.content }}

Yami
查看更多

{{ formatTime(comment.in_dtm) }} 已購買 {{groupData}}

{{ comment.likes_count }} {{ comment.likes_count }} {{ comment.reply_count }} {{comment.in_user==uid ? __('Delete') : __('Report')}}
Yami Yami
{{ comment.user_name }}

{{ showTranslate(comment) }}收起

{{ strLimit(comment,800) }}查看全部

Show Original

{{ comment.content }}

Yami
查看更多

{{ formatTime(comment.in_dtm) }} 已購買 {{groupData}}

{{ comment.likes_count }} {{ comment.likes_count }} {{ comment.reply_count }} {{comment.in_user==uid ? __('Delete') : __('Report')}}

暫無符合條件的評論~

評論詳情

Yami Yami

{{ showTranslate(commentDetails) }}收起

{{ strLimit(commentDetails,800) }}查看全部

Show Original

{{ commentDetails.content }}

Yami
查看更多

{{ formatTime(commentDetails.in_dtm) }} 已購買 {{groupData}}

{{ commentDetails.likes_count }} {{ commentDetails.likes_count }} {{ commentDetails.reply_count }} {{commentDetails.in_user==uid ? __('Delete') : __('Report')}}

請輸入內容

回覆{{'(' + replyList.length + ')'}}

Yami Yami

{{ showTranslate(reply) }}收起

{{ strLimit(reply,800) }}查看全部

Show Original

{{ reply.reply_content }}

{{ formatTime(reply.reply_in_dtm) }}

{{ reply.reply_likes_count }} {{ reply.reply_likes_count }} {{ reply.reply_reply_count }} {{reply.reply_in_user==uid ? __('Delete') : __('Report')}}

請輸入內容

取消

這是到目前為止的所有評論!

發表評論
商品評分

請輸入評論

  • 一個好的暱稱,會讓你的評論更受歡迎!
  • 修改了這裡的暱稱,個人資料中的暱稱也將被修改。
感謝你的評論
你的好評可以幫助我們的社區發現更好的亞洲商品。

舉報

取消

確認刪除該評論嗎?

取消

歷史瀏覽

品牌故事

京東圖書